发挥四个作用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 ——河北省气象局局长宋善允谈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
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河北省气象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河北省气象将如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河北省气象局局长宋善允。
记者:请问您如何理解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
宋善允: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气象的支撑和保障。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农业、交通、新能源、海洋、旅游等产业与气象服务息息相关,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加广泛的、精细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前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要求气象部门在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开发云水资源等方面提供更有效的保障服务。
现代化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安康幸福的一种手段、一个路径。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终极的目标。气象现代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气象和相关科技不断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过程。这两个动力决定了现代背景下的气象现代化跟以前不一样。
虽然从自身发展纵向相比,气象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处于领先的地位,但需求发展变化更快。所以,我们要看到,一方面,气象现代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需求和科技的发展比气象现代化更快,气象现代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气象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气象事业转型发展,就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
记者:河北将如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
宋善允:结合河北实践,我认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要充分发挥气象工作的四个作用。
第一,要充分更好地发挥防灾减灾保护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如果不能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气象现代化就没有意义。第二,要充分发挥发挥普惠民众改善民生的作用。过去,老百姓对气象的需求更多地是为了避害;现在,老百姓对气象需求是避害、趋利并重,利用气象信息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舒适度和幸福指数。公众气象服务作为公共服务,是老百姓须臾不可或缺的服务。气象不仅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第三,要充分发挥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作用。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四大攻坚战”,努力建设“三个河北”,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而农业、交通、旅游等主导产业对气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不断提高气象业务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经济竞争力。第四,要充分发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等工作都离不开气象,因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条件就是气象条件。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既要重视硬实力,又要重视软实力;要重视过程,更要重视结果。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国要平衡地发展。因为,气象工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它的整体能力取决于“短板”,而不取决于“长板”。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东、中、西部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硬条件和软环境也有很大差异。而中西部气象现代化水平事关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才能打造全国一盘棋,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要弄明白三件事: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气象事业所处的方位,要了解现在和未来的需求,要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需要建立与气象现代化体系相适应的新型事业结构。新型事业结构的上层建筑是气象部门,要履行好四个职能:组织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提供公共气象服务,依法规范社会气象行为,培育和监管气象产业。新型事业结构的基础是提供气象基本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以及提供气象服务的中介组织和市场主体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就在于深入实践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要通过政府主导,推动气象工作融入政府工作大局;要坚持需求牵引、科技推动,全面提升气象综合实力;要统筹社会资源,稳步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加快推动气象部门的公共服务走向社会,发展壮大气象经济。
要通过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来推动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是问题导向的改革,或者说是问题倒逼的改革。河北省气象局提出了10个问题12项具体任务,解决阻碍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问题,努力解决单一由气象系统大包大揽供给气象服务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