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送到家门口 ——江西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纪实
周润生是江西省宜春市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今年早稻播种关键期,一条气象服务信息帮他避免了重大损失。“我本来预备播种早稻秧田10亩,这要是趁雨播下去,损失可就大了。”当得知气象部门已将全市农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统一纳入服务信息发布平台,用户可以随时获知天气信息后,周润生笑着说,“这样更好了,我的菜园、稻田都‘上了保险’。”
“农业安天下,气象助三农。”自2014年年初以来,江西省各级气象部门紧跟现代农业、地方特色农业生产形势,按需求设置服务“菜单”,开辟多条信息传送“专线”,推动直通式气象服务快速发展。
“私人定制”服务遍地开花
资溪白茶属茶中珍品,同时高度依赖气象条件。“我最需要采摘期的精细化天气预报。”资溪县白茶种植大户姚老板对前来调查的气象工作人员说,“气温太高或者下雨都会影响白茶的品质。不管收成如何,两三千名工人的工钱都得照例支付。”
根据茶农需求,资溪县气象局编制了详细的白茶气象服务技术手册。在今年采茶期,县局每天制作两次白茶采摘天气指导预报,及时向白茶协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提供服务。
提供定制化服务,是江西省直通式气象服务的工作思路之一。为深入了解农户需求,各地气象部门开展各类走访、座谈等活动80余次,回收调查问卷2000余份。此外,南昌市气象局将全市371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列为重点服务对象,针对水稻、蔬菜、油菜种植,水产、生猪养殖等分别确定了不同的服务重点,上半年编发专题服务材料30余期;龙南县气象局收集全县5000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关信息,并将其分为水稻、脐橙、水产等5类,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库,分门别类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信息传送“专线”畅通运行
对采取哪种方式传送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各地也纷纷实施“定制化”。6月25日,宜春市气象局、农业局达成协议,双方共享农业系统“12316”惠农短信平台,向1万余人传递信息;景德镇市气象局则建立“防灾通”短信服务平台,为各县区198家不同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送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
在广丰县马家柚种植区,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已经实现全覆盖,柚农可实时接收每日天气预报、天气预警信息、马家柚种植管理方法等信息。
气象信息传播自然少不了新媒体的参与。吉安县气象局先后开通气象微信公众账号、气象微博,发布内容包括“每日农事”“每日科普”“天气预报”等,可提供详尽的气象信息;萍乡市则建立点对点的服务信息发布邮箱、QQ群,信息发送更加便捷。
“多亏你们的帮助,遇到不好的天气又是发短信又是用大喇叭广播,帮了我们的大忙。”6月6日,在赣县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园蔬菜大棚内,菜农李大姐拉着县气象局技术人员刘洪辰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在南昌市,由于气象服务信息及时到位,种植户及时排水防涝、调整水稻播种期、科学防治病虫害,避免或减轻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提起气象服务,南昌县水稻种植大户陶朝阳感激地说:“气象服务太及时了,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