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机关报告会聚焦天气业务现代化
中国气象报记者段昊书报道 9月24日,中国气象局召开第301期机关学习报告会。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许小峰、宇如聪、沈晓农、矫梅燕、于新文参加报告会。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毕宝贵作题为《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报告,深入分析了当下天气业务发展趋势,通过与其他国家天气业务发展情况的对比,探讨我国国家级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具体对策。
郑国光说,无论是发展预报模式还是发展预报技术,不能只关注自己“一亩三分地”,要放宽眼界、解放思路;要加强预报业务与观测业务的互动,从预报业务的现代化方面对观测业务现代化提出需求;要深入思考如何集全国气象部门之力、集各个专业领域科研队伍之力,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推进天气业务现代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的效益直接反映在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因而备受关注。
报告中,毕宝贵从天气业务的技术体系、业务体系、产品服务体系及业务发展机制等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天气业务水平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他指出,在一些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确存在一定差距;但同时,通过国家级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我国天气业务有望总体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并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毕宝贵表示,推进国家级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需要重点解决关键技术,譬如,新一代高分辨率GRAPES全球区域一体化数值预报技术、精细化天气分析与预报释用技术、新一代预报平台技术、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相结合的气象服务技术。此外,还应以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完善机制,促进我国天气业务现代化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