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服务】服务到田头 气象解农忧 ——浙江省气象部门应对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纪实
雨水频频光顾,桂花提前飘香,今年浙江省迎来罕见的“凉夏”。持续的多雨寡照天气带来难得的夏日清凉,却让农户们犯了愁——由于缺少足够的光照和积温,农作物生长缓慢,病虫害相继出现。
为此,浙江省气象部门主动服务,密切监视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加强气候特征诊断分析,评估中期和延伸期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并联合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开展服务,为民解忧。
60年罕见“凉夏”影响农业
在衢州市龙游县张家埠村种植大户楼俊的早稻田里,部分早稻倒伏在齐膝深的水中。楼俊今年共种植早稻1000多亩,由于雨水太多,机收工作进展缓慢。
根据浙江省气象台评估,8月8日以来,全省出现持续多雨寡照凉爽天气,为近60年罕见。8月份全省平均气温26.8℃,比常年同期偏低1.1℃,各地没有出现38℃以上的高温;全省平均降水量28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1%;全省平均日照时数111小时,比常年少100小时,为历史同期最少。
浙江省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金志凤告诉记者,由于罕见的“凉夏”,全省晚稻等农作物生育进程普遍减缓,植株长势偏弱。部分地方的晚稻由于无法及时收割,出现倒伏和穗上发芽、霉变等。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等病害在各地稻区也陆续出现。
精细部署 服务在田头
为减轻多雨寡照天气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浙江省各级气象部门精细部署,全力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各项工作。
浙江省气象局专门下发通知部署应对事宜,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与农业部门的联合会商;组织农业气象专家深入到农业种植大户的田头,开展作物生长调研,了解农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提出生产建议,并开通紧急异常气象预警短信服务,为农业大户发送气象服务信息;对受影响较重的地区要每隔10天评估一次农业气象灾害。
浙江省气象局开展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会商,组织骨干力量精心制作《一周农事提醒》、《病虫害预报》等各类为农服务材料近20份,并通过延伸至县的业务服务平台,加强对市县的农业气象预报和服务的指导;与省农业厅联合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浙江各地市农业基地开展灾情调查,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和农户需求,向农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指导。
各部门专家“组团”下乡服务
在杭州、宁波、嘉兴、湖州、温州、衢州等地,各部门为农服务人员奔走在乡镇基层一线的田间地头,用专业知识和辛勤工作,保障农民丰收。
“喂,是气象台吗?我们田里的晚稻叶子起白点了,病怏怏的,是不是阴雨天的关系,麻烦服务人员过来看看。”8月21日一早,大云镇缪家村丰乐农技服务合作社的王四根打电话至嘉善县气象局,种植的晚稻出现了病情。接到电话后,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立即联系县农业经济局植物保护站专家和大云镇气象协理员,“组团”下乡服务。
在田头,植物保护专家查看了稻纵卷叶螟病害情况并提醒老王,当前正值水稻生长的感病生育期,连阴雨天气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病蔓延,需要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向老王递上的农事专题分析材料和最新的《气象信息内参》,并建议紧抓后期降水间隙,做好开沟排水,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
临走时,气象协理员提醒老王,要及时查看由气象台为农业大户发布的灾害天气预警短信和农技指导专题材料,时时关注最新的天气信息和专业的农技指导,科学做好晚稻田的田间管理工作。
“天气预报准确,农技指导有方,专家们果然厉害!”王四根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