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滢:红色预警中绽放的别样青春
8月18日20时至20日8时,在36个小时里,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南部大部地区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有12个自动站雨量超过200毫米,20个自动站雨量在50毫米至199.9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双墩岛,雨量为317.4毫米。
从18日上午开始,一个瘦小的身影就一直在防城港市气象台预报会商室里忙碌着。她就是防城港市气象台年轻的副台长、预报领班、高级工程师黄滢。
敏感源自于责任
曾在荷兰恩斯赫德ITC学院做过访问学者的黄滢,对灾害性天气有着特殊的敏感性。18日,她在查阅、分析气象资料的时候,隐隐觉得不安,凭着多年的预报经验,觉得这次低涡切变线“来势汹汹”,于是召集全体预报人员对天气实况及各家数值预报进行分析、讨论。会商认为19日到20日,全市有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强雷电、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9日早上,防城港市南部天空昏暗,黑云压顶。闪电劈开天空,狂风大作,倾盆大雨瓢泼而下,城区多地街道被淹,行人和车辆只能涉水前行,一些车辆则泡在水里,无法动弹。
“台风‘威马逊’刚过一个月,又出现这么大的暴雨,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刚蹚水过马路的一位市民对笔者说道,“因为‘水浸街’,我今早上班还差点迟到。”
预报对了!黄滢心里有了一丝宽慰。但这还是第一步,尽快将预警信息送到广大市民手中,让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这才是要紧的大事。
服务做到无微不至
“服务要做到无微不至,我要用自己最灿烂的青春和火一般的热情去为之奋斗。” 这是黄滢在参加入职培训班时曾说过的话,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8日晚,黄滢在忐忑不安中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种忐忑不安,正是预报员在面对应急突发事件时,表现出的“通病”。作为值班预报领班,黄滢一晚都在气象台,密切监视降水回波的发展,第一时间发现强降水开始的信号并发布预警信息。随着降水回波加强,黄滢经过与值班预报员讨论,果断决定将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并将该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全网发送。
黄滢一边关注着天气形势的演变,一边关注着灾情收集和“直通式”、点对点的气象服务。她时不时拿起电话,主动与乡镇气象应急管理员和影响较大的重点村的气象信息员互动,了解相关情况。黄滢还主动联系了电视台,接受防城港市电视台的采访,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强雷电、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以及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洪涝、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预警为转移赢得了时间
据防城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截至19日16时,受强降雨影响,全市三个县(市、区)8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其中农作物受淹面积8.2万亩,受淹虾塘7700亩。
不过,正是因为黄滢及其预报团队的气象预警信息及时传送到村民手中,防城区华石镇和东兴市东兴镇紧急转移洪区人员,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
一名气象信息员在描述转移安置群众的相关情况后,感慨地说,这次要没有气象预警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喊话,以及短信等方式的滚动预警,后果真不堪设想。